10月13日,古代文學課程組的司馬周、龔玉蘭、高惠三位老師與文藝理論課程組羅如春教授共同出席了在山西路鳳凰國際書城的《方孝孺大傳》(以下簡稱《大傳》)新書首發儀式暨品讀交流會學術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深入探讨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特别是對明代著名儒學家方孝孺的研究和傳承。
在新書品讀交流會上,司馬周老師做了主題演講,他從“大傳”的命名出發,詳細解讀了《大傳》中“四大”的内涵:大精神,大擔當,大情懷,大啟示,并強調《大傳》在方孝孺研究中的重要價值。龔玉蘭老師則從文學創作欣賞的角度,分析了《大傳》的藝術特色和文學貢獻,她認為《大傳》不僅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内涵,也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文學魅力。高惠老師在發言中指出,《大傳》的出版對于推動方孝孺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她呼籲更多的學者和研究者參與到方孝孺及其作品的研究中來,共同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羅如春教授則從曆史學、倫理學的角度,對《大傳》進行了解讀,他認為方孝孺作為千古第一人,其犧牲精神雖然值得肯定,但其殉道以873條人命為代價,這種精神面臨着曆史和現代性的雙重拷問。
通過參加此次學術活動,古代文學課程組不僅加深了對《方孝孺大傳》的認識和理解,也為古代文學研究地域文化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古代文學課程組的老師們紛紛表示,将繼續緻力于推動古代文學的研究和傳播,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