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如春

發布者:bat365官网登录發布時間:2021-12-02浏覽次數:5265



共産黨員

最後學位: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學博士

崗位職稱簡介教授 博導bat365官网登录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後,曾任湘潭大學文藝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兼任湖南省美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主持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獨立獲得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二等獎各一項;“2015年度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入圍獎;湖南省第二屆“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2021)骨幹。2020年度湖南新聞獎終審評委;2021年,紅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終審評委。

研究領域:文藝學、文學批評、文化研究當代西方文藝理論

教學課程:文學理論、文學批評

Email:luoruchunzz@163.com

通訊地址:南京市浦口區雨山西路86号,郵編:211815

 

學習簡曆:

1991.10 - 1995.06 重慶師範大學中文系 漢語言文學本科 文學學士
2001.09 - 2004.06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比較文學 文學碩士
2005.09 - 2008.06 中國人民大學bat365官网登录 文藝學 文學博士

 

工作簡曆:

1995.09-2001.06 四川文理學院文學所 中文系任教、班主任

2004.07-2005.08 湖南社會科學院文學所 研究人員

2008.07-2021.08 湘潭大學文新院 副教授博導、教授、文藝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

2011-2013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 博士後

2021.09- bat365官网登录 教授

 

主持課題:

1.後結構主義文論中的後殖民維度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文學”一般項目:23BZW013

2.查特吉後殖民民族主義思想研究,湖南省社科評審委員會項目,項目批準号:XSP18YBZ070

3.阿赫默德的後殖民批評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16YBA346

4.後殖民理論視域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5A192

5.後殖民理論下的身份認同話語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文學”一般項目:12BZW006

7.馬克思主義後殖民理論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2012M520527

8.馬克思主義後殖民理論研究,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YBA303

9.後殖民語境下的身份認同話語研究,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8JD10

10.湘潭大學博士啟動課題,新左翼與當代中國文化思潮,湘潭大學課題,10QDWX05

11.南京審計大學重大課題,首屆bat365在线中国官网登录入口寫作大賽ZDGJ2022006/014 

 

發表論文及評論:

1.羅如春,後殖民理論的本土地方化文化身份認同話語 ———以德裡克為中心,《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21年06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22年03期全文轉載),第27-37頁;

2.羅如春,存在之痛、愛的回歸及其叙事倫理:評王躍文長篇小說《愛曆元年》,《當代作家評論》(CSSCI)2019年06期,第146-152頁;

3.羅如春,殖民主體的後殖民解構,《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9年05期,第141-146頁;

4.羅如春、董琳钰,理論話語建構中的批評實踐——楊向榮的文藝批評觀,《文藝論壇》2019年02期,第42-46頁;

5.羅如春,論後殖民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文化研究》(CSSCI)第33輯,2018年02期,第277-290頁;

6.羅如春,論現代性語境下韓少功文化立場的嬗變,《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8年05期,第97-102頁;

7.鄧春梅、羅如春,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論“法律與文學”運動的整體思想圖景,《中國文學研究》(CSSCI)2018年04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9年02期全文轉載),第18-24頁;

8.董琳钰、羅如春,藝術的認識論轉向及其反思:古德曼“何時為藝術”觀理論意蘊探析,《外國美學》(CSSCI)第28輯,2018年01期,第68-81頁;

9.董琳钰、羅如春,文藝理論研究的新時代與新征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2月25日第1359期

10.羅如春,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哲學——金惠敏文化研究思想述略,《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7年02期,第99-104頁;

11.羅如春,現實的困窘與道德的幻象——評王躍文長篇小說《愛曆元年》(CSSCI),《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05期,第100-103頁;

12.羅如春,論現代性語境下的抒情——以本雅明為核心,《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 2015年06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6年03期全文轉載),第115-120頁;

13.羅如春,《東方主義二元化話語下的東西方身份認同建構》,劉躍進主編《經典傳承與現代轉型:新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第二屆中國文學博士後論壇”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14.羅如春、傅小鳳,論後殖民民族主義認同話語及其起源,《湘潭大學學報》(哲社版)(CSSCI)2014年01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4年04期全文轉載),第140-143頁

15.羅如春,曆史深處的憂郁之眼——論現代性時間視域下的本雅明,《學術月刊》(CSSCI)2013年04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3年08期全文轉載),第118-126頁;

16.羅如春,“日常生活審美化”與批判主義迷誤,《文藝争鳴》(CSSCI)2007年03期,第38-47頁;   

17.羅如春,一九九零年代中國知識分子身份認同的精神症候——以王家新《回答》為中心,《當代作家評論》(CSSCI)2012年05期,第184-190頁;

18.羅如春,殖民主體與他者身份——主奴辯證法的嬗變,《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1年03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1年09期全文轉載) ,第104-108頁; 

19.羅如春,作為叙事的民族——論民族認同的後殖民解構,《中華文化論壇》(CSSCI擴展版)2012年01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2年06期全文轉載),第22-26頁;   

20.羅如春,論後殖民主義知識分子——重讀賽義德《知識分子論》,《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2年01期,第87-91頁;

21.羅如春,“文化研究專題”主持人語,《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2年01期,第81-86+91頁;   

22.羅如春,身份認同問題三論,中外文論,2008年01期,第280-293頁; 

23.鄧春梅,羅如春(第二作者),《“中國法律理想圖景”何處尋——評<中國法學向何處去》,《中國圖書評論》(CSSCI),2007年10期,第37-45頁;(又載《二十一世紀》網絡版第 68 期,2007年;收入孫國東、楊曉暢主編《檢視“鄧正來問題”:<中國法學向何處去>評論文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

24.羅如春,論本雅明的靈韻觀,《求索》(CSSCI)2006年03期,第130-131頁;

25.羅如春,論現代性與現代主義——從D·貝爾的觀點看,《求索》(CSSCI)2009年12期,第187-189頁;  

26.羅如春,評季水河《回顧與前瞻——論新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及其未來走向》,《文藝理論與批評》(CSSCI)2010年03期,第127-128頁;

27.羅如春,《曆史與邏輯的雙向建構》,《湖南日報》“閱讀版”2004.12.8  

28.羅如春,嚴謹求實 拓深履新———評毛炳漢《文學思辨錄》,《人民政協報》“學術版” 2005.1.24

29.羅如春,“林妹妹”本是狗——評李洱短篇小說《林妹妹》,《作品與争鳴》2006年02期,第69-70+73頁; 

30.羅如春,難以贖救的頹敗世界——評葉彌中篇小說《恨枇杷》,《作品與争鳴》2006年12期,第64-65頁;  

31.羅如春,挖掘小世界的内裡乾坤——評阿成短篇小《體檢》,《文藝報》“理論建設版”2006.7.27  

32.羅如春,創傷記憶與精神成長——評魏微中篇小說《家道》,《作品與争鳴》2007年02期,第71+74頁;  

33.羅如春,《動土》的好與壞——評彭瑞高中篇小說《動土》,《作品與争鳴》2008年02期,第70+72頁;   

34.羅如春,消費時代的精神症候——評魯敏中篇小說《伴宴》,《作品與争鳴》2009年04期,第71+73頁;

35.羅如春,一個現代性的童話——評吳中心中篇小說《地下有魚》,《作品與争鳴》2009年11期,第40-41頁。 

36.羅如春,再解複數的“後殖民理論”(CSSCI),《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06期,第128-133頁;

譯文:  

(英)喬納森·哈裡斯《21世紀的全球化與藝術》,羅如春譯,載虞建華、金惠敏主編,《文化研究新議程:财産、審美化與全球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年11月

(澳)斯蒂芬尼《中國中産階級文化認同的培育》(1.5萬字,羅如春譯),《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2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2年第5期全文轉載

(加)伊莫爾·塞曼(Imre Szeman)《“全球對話主義”和“價值星叢”——全球化,新自由主義和文化帝國主義》,羅如春譯(原譯文1·6萬字),載《探索與争鳴》(CSSCI),2015年第8期

 

學術訪談錄:

《無用如何成為道路——夏可君教授訪談錄》,《文藝論壇》(CSSCI擴展版),2021年第5期

《繼往開來 辯證創新——訪著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季水河教授》,《文藝論壇》(CSSCI擴展版),2020年第4期

《文化研究:回應時代的召喚——金元浦教授訪談錄》(“文化研究名家訪談錄”),《文化研究》(CSSCI),2019年,第37輯

 

教材編寫:   

參編,“第九章 文學創作主體”之“第一節 創作主體界說”和“第二節 創作機制”(1.7萬字),載季水河主編《文學理論導引》,湘潭大學出版社,2009年  

副主編,《當代文藝心理學》(金元浦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1世紀中國語言文學系列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科研獎勵:

1.羅如春,2006,中國人民大學bat365官网登录首屆謝無量學術論文大賽碩博組二等獎

2.羅如春,2007,中國人民大學bat365官网登录第二屆謝無量學術論文大賽碩博組一等獎

3.羅如春,2007,中國人民大學光華獎

4.羅如春,2008,湖南省文藝學、美學學會論文二等獎

5.羅如春,2010,湖南省文藝學、美學學會論文二等獎

6.羅如春,2011,湖南省比較文學學會論文二等獎                                  

7.羅如春,2012,湖南省文藝學、美學學會論文二等獎

8.羅如春,2013,湖南省比較文學學會論文一等獎

9.羅如春,2015,“2015年度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入圍獎

10.羅如春,2013,2013年第九屆湘潭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獎  湘潭市人民政府

11.羅如春,2016,湖南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湖南省人民政府

12.羅如春,2020,湖南省第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湖南省人民政府

 

出版著作:

1.羅如春,後殖民身份認同話語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2.羅如春,“準物自身”的探詢——思想星座中的本雅明,待出版

3.羅如春,後殖民文化批判,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