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澤園書院
施常州(2020年4月12日 bat365在线中国官网登录入口、澤園書院官網推送)
4月9日晚,澤園書院邀請bat365官网登录施常州老師通過線上直播平台為同學們帶來一場《詩經》賞析的講座。
講座伊始,施常州帶領大家回憶了中學時代學過的《詩經》經典篇目,介紹了《詩經》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曆史地位。然後他通過現場提問,啟發同學們思考《詩經》具體包含的主題内容與藝術特色。接着,又從現實生活出發,以《詩經》民歌仍在湖北房縣傳唱這則新聞為例,強調了《詩經》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影響,并鼓勵同學們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随後,施常州結合《詩經》創作的時代背景,介紹了《詩經》編纂的過程以及周王朝編集整理《詩經》的目的,随後,他具體解釋了“六詩”、“六義”、“四始”等名詞的含義。
接着,施常州選取《詩經》中的幾篇代表作,形象生動地闡述了《詩經》五類主要内容:一是勞動生活,《詩經》中的民歌,以“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從各個方面再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情景。如《芣苢》描寫了一群女子采集車前子的勞動情景與愉快心情。二是反映沉重的徭役、兵役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災難,如《何草不黃》等。三是描寫愛情、婚姻生活,如《關雎》、《蒹葭》、《靜女》、《采葛》等。四是政治諷刺詩,如《相鼠》、《碩鼠》、《牆有茨》等。五是漢民族史詩,如《生民》、《公劉》等。同學們也通過今昔對比,對《詩經》反映的廣闊社會生活進行了聯想與思考。随着講座深入,施常州着重賞析了《詩經》的藝術成就:一是整體風格上呈現出一種純真之美,渾樸天然,二是詩歌廣泛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三是語言表達準确、生動、形象,即劉勰《文心雕龍》所謂“動乎天機,不費雕琢”。《詩經》對中國文學創作的深遠影響,如“賦”、“比”、“興”成為我國後代文學創作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詩經》表現出的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态度,被後人概括為“風雅”精神。
通過施常州幽默風趣的講解,同學們受益匪淺,增加了許多古典文學的知識儲備。最後,施常州還對比了《詩經》和《楚辭》、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不同特點,鼓勵同學們多讀古典書籍,并推薦了相關入門鑒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