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我們有幸請到bat365官网登录的張成進老師在南審直播平台為大家帶來“《論語》修身思想”這一精彩講座,從修身這一方面來解讀《論語》這一經典。
首先,張老師整體介紹了修身的追求目标。
論語修身目标有兩點:一是君子人格的現實追求,二是聖人的理想追求。這兩點内容上有所重合,但卻是不同的層次。
其次,張老師詳細介紹了君子人格的現實追求。
君子這一詞,春秋前側重社會地位;春秋之後,成為有德者的統稱。孔子把經世濟民的志向,積極入世、博施濟衆的抱負和“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執着視為君子人格的核心要素。君子博學多識,修身不止,廣泛學習,不斷完善。君子也具有敬畏品格,“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還有節制之心,戒色、戒鬥、戒得,能控制自我欲望,不為所欲為。
然後,張老師詳細闡述了聖人的理想追求。
聖人仁智雙彰,不僅是道德楷模,也是智慧化身,處事中庸,不偏不倚,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偉業。聖人是一種理想追求,是君子的現實追求的更進一步,要達到這一目标需要持之以恒的修身。
最後,張老師介紹《論語》中的修身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内省、自訟、克己、力行。内省要求時常反省自己,多思,見賢思齊。自訟指自己常與不良思想作鬥争,有過則不憚改的勇氣,聞過則喜,及時改過遷善。克己是以一定的道德标準和社會規範來約束自己,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而力行則是最後的歸宿,要能夠躬行實踐,知行合一。
講座臨近結束,張老師推薦了不同版本的論語注釋,供同學們參考。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勤于修身,增加人文精神的積澱,在綻放自我的同時站得更高、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