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沁緣師說|張成進:論語修身思想解讀

發布者:bat365官网登录發布時間:2019-03-18浏覽次數:1192

來源:bat365在线中国官网登录入口沁園書院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

三月十三日,我們有幸請到了bat365官网登录的張成進老師,為我們帶來了《論語》修身思想解讀。




張老師将他所認知的《論語》修身思想分為兩塊:修身目标與修身方法。


一.修身目标


1)君子人格的現實追求

何謂君子,西周乃至西周前,君子隻是對統治者的稱呼,但春秋以後,禮樂崩壞,社會急需有德之人來治理,君子便逐漸成為了對有德者的統稱。君子人格修身修得。

 ①君子謀道不謀食,以培養美德為第一要務。

 ②君子身懷抱負,積極入世,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着。這是儒與道、釋的一大區别。

 ③君子博學多識,修身不止,止于至善,博學源自格物與閱讀,兩者缺一不可。

張老師強調:同學們雖然專業各有不同,但人文素養很重要。在講座的開始張老師便詢問在座的同學是否通讀過論語,結果通讀過一遍的都沒有,這也恰恰反應了我們在校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匮乏。



 ④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時時懷一顆敬畏之心尤為重要,法制社會的建立離不開每個人對法律法規的敬畏之心,綠色美好的環境也離不開每個人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⑤君子節制,孔子提出三戒,年少戒色,年壯戒鬥,年老戒得(貪)。在佛家思想中更是有八戒。

2聖人的理想追求

 ①論語記載中的聖人形象概括起來就是智慧卓絕、道德完備、多才多藝、無所不能。

 ②聖人有着這樣的品格:仁智雙彰,成三不朽之大業(立德、立功、立言)、處事中庸。


二.修身方法


1)内省

 ①要經常自我反省,就如《論語》中記載的曾參之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②要多思,君子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③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我們從小便聽老師教誨過。

(2)自訟

 ①有改過之勇氣,“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②行為上改過遷善,在對待錯誤問題上,孔子是聞過則喜之人,敢于、勇于承認錯誤、接受批評。

3)克己

 ①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唯有小人永遠在挑剔别人的錯誤。

 ②要培養戒畏之心,為所欲為終是害人害己。

4)力行

 ①要躬行實踐,正如陸遊詩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②孔子重視躬行,把“行”列為教育的四個科目之一。要求弟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我們可能難以成為聖人,但修身讓我們絕不至于成為庸人,張老師對《論語》修身思想的解讀着實讓同學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