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園書院通識教育中心 潘寒 報道
應bat365官网登录、潤園書院邀請,南京大學bat365官网登录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小說網創辦人苗懷明教授于9月12日下午在敏達108作了主題為“千古興亡話諸葛”的講座。我校100多名學生參聽了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苗懷明向大家介紹了此次講座所要探讨的内容,即《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小說形象。他簡單概述了桃園三結義的過程,并以此引出諸葛亮。他圍繞“悲劇、清醒、英雄”三個關鍵詞深度剖析諸葛亮人物形象。
苗懷明首先為大家解讀的關鍵詞是“英雄”。他解釋道,說諸葛亮是英雄,是因為他用自己的才智輔佐劉備,與關羽、張飛等人一起開創了蜀國的事業,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随後,苗懷明通過多部經典著作中典型的故事情節,多方面展示了三顧茅廬的過程,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了三顧茅廬前劉備等人知曉諸葛亮的緣由。講至興起,他将特意尋到的多張有關諸葛亮形象的繪圖放映出來,并引導同學們根據小說的情節,去推測關羽、張飛等人的外在形象。此後,他又通過分析三顧茅廬時三國主要人物的年齡,告知大家諸葛亮當時的不易及雄才偉略。
接着,苗懷明承接他剛剛提到的諸葛亮不易的觀點,繼續向大家講解“悲劇”這個關鍵詞。苗懷明感慨萬分,他提及預知未來的人都是痛苦的。孔明正是預見了事業的衰敗,才會幾次三番閉門不見。而他最終被劉備打動,出山幫助劉備重振基業,最終卻以失敗告終,不無宿命色彩。孔明能夠預見未來,卻無法改變未來,此乃悲劇。所以,說悲劇,是因為他無論怎樣努力,其事業都未能取得成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說到這裡,大家無不傷感。苗懷明又繼續向大家解釋了“樂不思蜀”的由來,念及人物關系,傷感情緒達到頂峰。
最後,苗懷明又通過孔明身上幾個典型的性格特征,來表明其“清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孔明身上的卓越品質,也側面反映了他對大局的掌握能力。苗懷明着重強調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在當代人身上的缺失。越來越多的人極其功利,所為之事皆為自身利益。苗懷明希望大家能夠找到曾經的赤誠之心,做自己所追求的事。
本次講座,苗懷明通過對諸葛亮這一核心人物的解讀,使大家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有更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呼籲大家讀經典著作,從中體味人生百态。他認為中國古代的著作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更是一種文化信仰,這種信仰應當得到傳承。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不僅收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更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受益匪淺。